“我家孩子一看到冰激凌就走不动道,哭着喊着要买。”
碰上这种情况,我都是狠心拒绝,总觉得孩子身体娇弱,冷饮寒凉容易伤胃,还是不要吃的好。结果,孩子就躺在地上各种打滚,引来一群人围观,别提有多尴尬。
昨天晚上跟同事聊天,她突然说到了孩子吃冰激凌的问题。说实话,听着同事侃侃而谈的样子,突然有些心疼她家孩子,一根冰激凌撒泼打滚都吃不到,多委屈啊。
一到夏天,父母就绕不开“冷饮”这个话题,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吃冰激凌呢?父母们的想法也是各不相同:
有父母坚决限制,冰激凌冻得硬邦邦的,吃进肚子里肠胃怎么受得了,绝对不能吃!
也有父母选择允许,夏天这么热,大人都能喝冷饮,为何不让孩子吃冰激凌呢?再说了,又不是天天吃,只是偶尔吃一次,没什么大事。
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情,可父母不同的态度,却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。不要觉得夸张,被禁止和被允许的孩子,他们真的很不一样。
展开剩余79%被压抑的欲望,才最可怕
相信父母都听过一句话:越禁止,越疯狂。
父母总觉得小孩子没有分寸,要是放开让他们吃冰激凌,很可能就会没有节制的疯吃,以后根本管不住。可事实上,越是被限制的东西,孩子反而越会变本加厉想要得到。
父母要是规定“每周只能吃一次”,那孩子在吃的时候就会狼吞虎咽,生怕下一秒就被收走;要是把冰激凌说成“垃圾食品”,那孩子就觉得“能吃到的都是好东西”,等到哪天脱离父母掌控,一定要实现冰激凌自由。
这可不是孩子不懂事,而是人性本就如此。被压抑的欲望就像弹簧一样,要是压得越狠,反而会弹得越高。
真正聪明的父母,从来不会把冰激凌当成“违禁品”。炙热的夏天,允许孩子每天吃一根,满足他们的欲望后,反而不会再过分惦记这件事情。
关于吃冰激凌这件事,想告诉父母一句话:冰激凌可以控制得住,但是孩子的自控力,却练不出来。
父母总以为“禁止吃冷饮是为孩子好”,却忘了一件事:自控力,从来都不是靠大人的约束练出来的,而是在“可以但适度”里慢慢练出来的。
那些被父母允许自己决定吃不吃冰激凌的孩子,他们真的赢了那些不被允许的孩子,因为他们在被允许的过程中,悄悄学会了三件事情:
1、判断自己的需求,孩子也会在心里默默问自己“我现在真的想吃冰激凌吗?”
2、权衡后果,冰激凌真的很好吃,但是吃多了可能会肚子疼,还是少吃一些。
3、做出选择,既然妈妈允许吃冰激凌,那每天就吃一根好了。
这种能力,一旦孩子学会了之后,可比“夏天不吃冰”重要多了。毕竟等他们长大后,就再也没有人管他能不能吃冰激凌,而他们小时候就能管住自己,相信长大后也是一样。
别让健康焦虑,偷走孩子的小快乐
现在的父母太怕孩子吃亏,连吃冰激凌都要上升到影响健康、影响发育。
可大家想想:小时候,是不是也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喝井水、吃冰棒呢?长大后不也好好的吗?
真正影响孩子健康的,并不是偶尔吃的那一只冰激凌,而是想吃又吃不到的那种憋屈。看着周围其他小朋友在吃冰激凌,而自己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,那种被压抑的委屈感,怕是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吧?
孩子的童年就那么几年,夏天的快乐里本来就该有冰激凌。只要孩子身体允许,夏天让他们偶尔吃一两根冰激凌,其实对健康并没有大影响,反而会满足他们的小快乐。
郑重其事的告诉父母:孩子可以吃冰激凌,关键在于怎么吃。
3岁以下的孩子肠胃敏感,这个阶段最好不要吃,以免肠胃受凉;3岁以上可以偶尔解馋,只是要避开饭前、睡前和生病期间。
父母要做的不是“一刀切”,直接禁止孩子吃冰激凌,而是教会他们适量。亲子间就吃冰激凌这件事可以相互商量:每周最多吃三次,每次最多吃半根,吃完要立马漱口……
写在最后:那些禁止孩子吃冰激凌的父母,以为在守护孩子的健康,其实是在偷走孩子的自控力和小快乐。反倒是那些被允许吃冰激凌的孩子,他们小小年纪就开始学着和欲望相处,学着对自己负责。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人炒股票如何加杠杆,山西股票配资,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